亞心網訊(記者 夏莉涓)“亞克西!”住村幹部住村一個月了,村民們對幹部的態度一致。
  修路、繪圖、做規劃,澆水、種地、乾農活……這些來自城裡的“細皮嫩肉”的住村幹部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為村民們解決實事,走進了村民心中。
  每到傍晚,和田地區洛浦縣恰爾巴格鄉喀魯艾日克村村委會的大門外,就會探進一個個小腦袋。村委會內新安置的籃球架、乒乓球案等運動設施,是小巴郎們無法抵禦的“誘惑”。像村裡的小朋友一樣,對於12歲的依明來說,村委會已成為比家更有吸引力的地方,“一下課就來了!”
  但由於擔心會影響住村工作隊的工作,依明會先派一兩個四五歲的孩子“打頭陣”,到村委會打探情況。得到允許,集中在大門口的孩子們就會一擁而入,興高采烈地開始玩耍。
  “叔叔們有空時會給我們教打球的規則。”對於依明來說,籃球只是他曾在電視上看到過的“洋氣”運動,不知道什麼規則。
  “突然就覺得自己跟大城市裡的孩子一樣了。”接過叔叔遞來的餐巾紙,擦去滿臉的汗水,依明專門走到牆角,將紙扔進了垃圾桶,“原來大家有啥都往地上扔,可是叔叔們來了之後,院子里連紙片子都沒了,現在我們在外面也不亂扔東西了。”依明一臉笑容地說著村裡的變化。
  烏魯木齊的幹部要來?
  巴州和碩縣塔哈其鎮浩堯爾莫敦村村民那音太說,“就是轉一轉就走唄!”他心裡想,村裡生活艱苦,那些細皮嫩肉的城裡人是招架不住的。
  可是住村幹部來了,他們不僅踏踏實實住下了,還到每戶村民家串門,跟著一起乾農活,變成了徹徹底底的村裡人。
  剪駝毛、割韭菜、修機井、喂糖丸、通水渠、修水龍頭……會幹的,不會幹的,住村幹部們都跟著乾、學著乾。這不,如今到了拔山羊絨的季節,幹部們進了村民家,都一邊聊天,一邊打著噴嚏,一邊笨拙地跟著一起拔。
  在村裡,41歲的那音太算是“有見識”的人,去過蘭州、青海、拉薩。他說,村裡100多戶村民,70%以放牧為生,其餘的村民也就是種種辣子、西紅柿、棉花等。
  “由於不掌握耕種技術,人均收入很低。”那音太說,而住村的幹部們來了,不僅和大家同吃同住同開荒,還帶來了最新的耕種技術,這讓全村人都看到了希望,“幹部們說,要根據我們的環境選擇一些收益高的經濟作物,讓大家都富起來。”那音太像全村人一樣,相信幹部們的話,“因為他們都是實幹的人!”
  80歲的吐爾迪,是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鄉吉然村的貧困戶。老伴常年卧病在床,兒子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,低保金幾乎是一家人全部的經濟來源。
  養羊,放羊精力有限;養雞,一場雞瘟讓20多只小雞仔只剩3只;專門在離家不遠的水渠旁圈了一個小池塘,想養鴨和鵝,卻拿不出錢,他給老伴和兒子看病還欠了3萬元外債。
  住村幹部來了,專程來看望吐爾迪老人一家,還帶來了實惠政策的信息——參加了新農合,看病就可以報銷。
  住村工作隊的幹部離開後,吐爾迪日日盼著他們的好消息,外出辦事的鄰居們會“帶”回事情的進展:幹部們已經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繫,正在協調報銷事宜;幹部們正在自發捐款準備為他購置鵝苗、鴨苗……
  聽著聽著,吐爾迪的眼淚就流下來了,“他們太好了……”
  (編輯:王建隆)  (原標題: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村民:住村幹部帶來了新技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zchves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